在現如今的工地都會采購各種各樣的物聯網設備用于監測施工情況的,典型的就是現在被很多科技企業努力做的智慧工地系統。智慧工地系統比較龐大,并且涵蓋的功能模塊也很多,每家的解決方案都不一樣。在其中的模塊中,有一大塊是軟基處理,軟基處理直接決定了建筑的地基處理程度,也和后期的建筑物質量息息相關。
常見的方式有打樁或者直接灌漿,打樁的情況我們之前說過很多,今天主要討論灌漿施工。針對灌漿施工有專門的監測設備用于監測灌漿過程的,整個環節從制漿到灌入,是一個流程化的監測。
首先,泥漿或砂漿需要從原料桶內按照比例混入攪拌桶,這個過程一般可以通過制漿后臺控制比例。可以提前設置好符合比例的參數,按照比例把原料送入攪拌桶,就進入了攪拌。這個過程不需要人去實時盯著,全程由系統控制,人負責裝填原料即可。
攪拌之后的泥漿砂漿需要一臺泥漿泵把它高壓到施工區域,就會增加一臺對應的泥漿泵。泥漿泵多出漿口就需要接上我們的灌漿記錄儀系統,用于監測整個灌漿流程的,通過加裝對應的傳感器即可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和自動記錄。
在泥漿泵的出漿口首先需要加裝一個流量計,用以記錄泥漿的流量,通過流量分析是否達到設計的標準需求量。流量表示體積或容積,可以對應基坑的泥漿量。所以對流量的分析至關重要,不達標表示可能使用了其他的填充物。
同時在流量計之后加裝一個壓力計,可以記錄下泥漿過來泵之后的壓力,壓力大小初步反應了泥漿的密度。壓力大但是流量不大,說明密度可能稍大,反之密度稍小。通過壓力還可以實時監測當前壓力是否超出泥漿管的限定值,用以調節泥漿泵的功率,防止出現強壓爆管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單獨有流量計還不足以判斷泥漿密度,之后還需要通過密度計真正監測實時的密度。只有在流量和密度同時監測的時候,才可以分析出泥漿砂漿是否符合設計的標準。密度計的作用是保障泥漿的質量,也是在保障灌漿的質量。
以上多個傳感器采集來的數據經過傳輸,會來到現場的主機上,這個主機才是真正實現遠程實時監控的關鍵。主機有一個可觸控的屏幕,在上面可以進行施工前的設置和修改,也可以進行相關的操作,滿足變化的需求。
數據經過主機后,會實時顯示在主機屏幕上,現場施工人員可以根據屏幕的讀數觀察到多個傳感器的工作情況。同時主機會接上外置天線,把監控得到的數據通過無線廣域網如4G網絡,發送到云上的服務器里,在通過手機或電腦訪問管理后臺,就能看到遠程的施工情況了。打樁和灌漿的基本數據都可以看到,包括定位、是否在線、工作時長等都可以看到,如果再結合視頻監控,會更加全面。
灌漿記錄監控系統的安裝使用非常簡單,基本就是以上的步驟,就能實現工地軟基灌漿施工的在線化,物聯網科技發展日趨完善,未來會有更多的細節施工處理被信息化接管,智能化控制也會更加便捷,以前那種粗放式施工方式慢慢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做好物聯網化的施工企業將會走得更遠。新老客戶想采購杭州長杰科技的灌漿監控系統的,請咨詢我們的客服。
研發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鐵路花圃新村39號216
商務部: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人們大道2777號 杭海數字雙創中心5棟9樓
Copyright ©2020杭州長杰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www.yuntucn.com 浙ICP備14033869號-2